內容簡介
NB/T 10734-2021 煤炭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技術規程
ICS 73.020
NB
CCS D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行業標準
NB/T 10734—2021
煤炭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技術規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method in coal
2021-11-16發布
2022-02-16實施
國家能源局 發布
NB/T 10734—2021
目次
前言………………………………………………………………………………………………………Ⅲ
引言 ………………………………………………………………………………………………………IV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符號和計量單位……………………………………………………………………………………1
5 總則 …………………………………………………………………………………………………………2
6 技術設計 ……………………………………………………………………………………………………2
7 儀器裝備的使用與維護………………………………………………………………………………5
8 野外工作 ……………………………………………………………………………………………………6
9 資料處理與解釋……………………………………………………………………………………………12
10 報告編制與提交 ………………………………………………………………………………………13
附錄A(資料性)設計編寫與審批要求…………………………………………………………………15
附錄B(資料性)野外觀測工作記錄………………………………………………………………17
附錄C(資料性)野外漏電、接地電阻、極差檢測方法………………………………………………18
附錄D(資料性)全頻視電阻率、相位曲線質量評級表 ……………………………………………20
附錄E(資料性)檢查點誤差統計表………………………………………………………………21
附錄 F(資料性) 全區質量評級統計表……………………………………………………………………22
附錄G(資料性) 報告編寫內容及附圖……………………………………………………………………23
參考文獻 …………………………………………………………………………………………………25
NB/T 10734-2021
煤炭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技術規程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簡稱CSAMT)在煤炭地質勘查工作中的技術設計、儀器設備使用與維護、野外工作、資料處理與解釋、報告編制與提交等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煤炭地質資源、煤田水文地質、煤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勘查中的可控源大地電磁測深法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4499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符號
CH/T 2009 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DZ/T 0069 地球物理勘查圖圖式圖例及用色標準DZ/T 0153物化探工程測量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
在大地電磁法(MT)和音頻大地電磁法(AMT)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人工源卡尼亞視電阻率測深法。用發射機通過接地電極A、B向地下供音頻范圍的交變電流,在地下形成交變電磁場,在距離AB場源相當遠的電磁場接近平面波的位置,測量電場水平分量(Ex或Ey)和磁場水平分量(Hy或Hx),計算相應頻率的卡尼亞視電阻率及阻抗相位,達到探測地質目標體的一種頻率域電磁測深方法。
3.2
TM模式 TM mode供電電極AB、接收電極MN及測線方向垂直于地質構造走向布設。
4符號和計量單位
常用術語、符號和計量單位見表1.
表1 常用術語、符號和計量單位
序號
1
2
3
術語名稱
收發距
供電極距
接收極距
符號
r
AB
MN
計量單位
m,km(米或千米)
m,km(米或千米)
m(米)